李斯入府 (第2/6页)
袂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斯更是功劳甚大,二人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与千古一相!
纵观史书,李斯入秦后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大秦和自己的法家事业,他本人效忠的对象也一直都是始皇本人,而非始皇的某个儿子。
毫不夸张的言,他认为,在李斯心里,怕是除了始皇之外,扶苏、胡亥等十八个秦公子完全不能被他当成下一任皇帝陛下忠诚的对待,无他,始皇的儿子们都没一个能让始皇看上的,也自然没有一个能让李斯瞧上的。
长子扶苏亲近蒙恬,幼子胡亥亲近赵高。
在“坑儒(术士)”这一事情上,扶苏立场鲜明的与李斯唱反调。大秦从秦孝公开始历代秦君都是法家的推崇者,秦国更是靠着法家才从积贫积弱的西陲小国一步步变得强大了起来,偏偏扶苏亲近儒家。
始皇统一天下后,李斯坚定地站在“郡县制”的立场上,而朝中的王绾等儒家臣子则坚定要行周礼恢复“分封制”。
《史记》上对扶苏的记载不太多,单凭史书上的记载尚寻不到扶苏旗帜鲜明支持分封制的信息,但扶苏亲儒,如果他坚定的站在“郡县制”的角度上,是与始皇一条心的,可他竟然会惹得始皇将这个头铁娃扔去守长城来反省,就能瞧出来或许扶苏本人是真的倾向于儒家推崇的分封制的,在某些十分重要的政见上他是与始皇有严重分歧的。
然而,始皇与李斯的政见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扶苏不能让始皇整个做父亲的满意,自然李斯这个做臣子的也是与大秦长公子关系很一般的。
待始皇驾崩时,李斯已经七十多岁了,那时赵高掌握着诏书,也掌控着胡亥,看史书就会发现,李斯是一上来就与赵高一拍即合,同流合污?
非也。
李斯出身虽然贫寒,但与赵高那种从隐宫中一步步爬出来作为中车府令的狠人不一样。
李斯懂政治,但他真没有赵高心机深沉、懂政斗。
始皇不驾崩一切都好说,始皇驾崩后一切事情都完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即便李斯作为文臣之首又能如何呢?他已经很是年迈了,压根就斗不过赵高!
在赵高一系列威逼利诱下,李斯也有自己一家老小要看顾,他最后是怎么做的“仰天而叹,垂泪叹息”,感慨自己处在乱世中既没办法以死向始皇尽忠,也不知道究竟该将自己的命运托付到何处,万般无奈下只好听从了赵高的命令,与赵高矫诏共同扶持胡亥上位。
若是说始皇驾崩,赵高开心,赵康平信!说李斯开心?赵康平简直一丁点儿都不相信!
赵高本人的确很有才华,也很有手腕,也很懂人性,他劝服李斯时说的话完全戳在了李斯的心坎上,倘若扶苏继位,扶苏亲近儒家,亲近蒙恬,必定会重用儒家的臣子,与蒙氏一族,那么李斯你这个法家丞相且与蒙恬有不愉快的人,到时必定不会得到扶苏的重用!
始皇在世时,儒家都是一堆嚷嚷着要重启分封制的人,始皇不会这般做,可扶苏呢?他本就是亲儒的!长公子还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如此好,难道长公子登基后不会把自己的兄弟们都分封一下,共享富贵嘛?
当是时,在周朝分封八百年的时代背景下,始皇统一天下才堪堪十年,天下的庶民们完全都没有从心底里接受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呢!
若是让李斯眼睁睁看着等长公子扶苏继位后,不仅亲儒,还有可能遂了那些儒家的心意,重启分封,舍弃郡县制,这即便是一种设想,但李斯也不敢赌,如此危险的预想简直就是让李斯在晚年时要亲眼看着自己与始皇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大一统事业有随即崩塌的风险!
别说胡亥三年亡国了,扶苏如果不改变他的政治主张的话,他一上位保不准秦朝也是个“二世而亡”的结局,不过唯一能信的是扶苏上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