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石 (第3/3页)
八街九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员已离开鸿胪寺。剩下寥寥侍卫宦者,几名刀笔小吏。
她穿过后廊,见不远处亮着灯火,隐隐传来交谈之声。
雨后天凉,气候舒畅。房门敞开着,几个身着黑青皂服曲襦的年轻人并坐于几案前,对着书卷竹简书写誊抄,时不时商讨交论。
另有几个白衣儒生,年纪不一,不像是鸿胪寺中的官吏。
“冯姑娘,你这句译错了。”其中一名儒生忽而侧身,看向身边对面的女子。
郑明珠顺着这儒生的目光看去,见到一女子概约二十几岁,细眉明眸,神采奕奕。
“哪一句?”女子问道。
“这句。”儒生指着绢纸,“协诸国来朝,鼓缒歌舞同庆。应该是张乐设饮。”
“几百年前,乌孙本是月氏王室分裂而出的小国,现今虽强盛,但其文字民俗,仍旧脱不开月氏去。”
“在月氏俚语中,这句的意思,便有载歌载舞,敲锣打鼓的意思。且乌孙人庆贺之时,并不喜设宴。”被唤作冯姑娘的女子解释道。
“不可能,在下前几日才询问过在鸿胪寺待了几十年的译官,绝不会错。”白衣书生不肯相让,语气也愤急起来。
郑明珠生了好奇心,走上前去,看向二人所指的文字。思忖片刻,她出言道:
“这位姑娘译的对。”
正争论的息鼓偃旗,俱回头看向她。
“你是谁?你说对便对吗?”儒生皱眉,面露疑虑。
在乌孙待了几年,虽不敢说通晓乌孙文语,但这等日用之语句,还是识得一二的。
“我是郑家的大姑娘。”郑明珠答道。
儒生和冯姑娘同时愣住,随后点头,不再怀疑。
“郑姑娘好,方才是在下失敬。”那儒生起身作揖。倒不是贪权慕势,郑明珠在乌孙几年,归来时带回边塞城防图,挽救大魏兵马于危困,实是有功之人。
“多谢郑姑娘指点,小女冯令君。”冯姑娘目露感激之色。
“无妨,译官再有经验,也不过照本宣科。一些俚语方话,不周到也难怪。”郑明珠拿起这二人几案前的绢帛,大致瞧了几眼,该是此次乌孙使臣朝贺前的奏表。
忽而,堂中众人纷纷起身,异口同声。
“拜见晋王殿下。”
郑明珠听闻,连忙放下奏表,上前行礼:“晋王殿下。”她耷拉着眼皮,佯装病后虚弱。
“多谢殿下收留我。”
萧玉殊在外廊听了许久才进来,他面无表情,语气淡淡:“郑姑娘,本王已备了车马,这就送你回郑府。”
这怎么行?
孟夫人指不定还憋着什么坏水,加之萧玉殊在此,她必要赖在鸿胪寺。
“殿下….我不想回去。府中故人早已不在,无人欢迎我。”郑明珠神色落寞,这倒是真话。
萧玉殊没应声,小侍方才已向他禀明,郑府无人苛待郑明珠。
“……殿下。”背着人,郑明珠悄悄扯住男子的袖角。
一旁的冯令君听出郑明珠话语间想留在鸿胪寺,立刻出言相劝:“殿下,郑姑娘通晓乌孙文字,如今正值各国来朝,译令紧缺。郑姑娘倒是能留下帮忙。”
郑明珠点头,她抬眼看着萧玉殊,目光期切。
“也罢。”萧玉殊松了口,“本王修书两封,送去郑府和宫里。这几日,你便住在鸿胪寺。”
想起前几日答允郑明珠的话,他惊觉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郑明珠到底为什么想留下来,他自然知晓。
他无意于皇位。
也不想成为郑明珠成为皇后的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