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三见梅清臣 (第2/4页)
码字手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夏圣上,儒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激烈手段来限制周铁衣的原因,周铁衣真的掌握让天下大乱的力量,同时也布了一局,至少让儒家看到自己能够和周铁衣共处的方式。
“那第二个方法呢?”
“如今天下风云将变色,如梅伯父这等人清廉守己,您又是我徒弟的父亲,还是司民的高徒,之前相争,实际上是路线不同,现在路线已经重新确定了,圣上修道成为既定事实,我推行的大夏改革也成为既定事实,那不如请梅伯父在这两个既定事实中继续前进,如果我们两个的道路错了,梅伯父就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总好过如今跪在这正午门前,徒看百姓兴衰。”
梅清臣闭上眼睛。
周铁衣耐心地等着,他要管理中央银行,大夏圣上需要让冯子宽加入,儒家也需要派一个人参与,而梅清臣无论是气节还是能力都有目共睹,加上之前对梅俊苍的承诺,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周铁衣当然要将自己这个敌人拉起来,并且收归到中央银行之中,让他大放光彩,总好过看到如此之人死于党争之中。
梅清臣睁开眼睛,拿起旁边的《天京报》,认真看了上面最近的几份报纸,虽然有着报纸司的制约,《天京报》上面没有过多的刊登周铁衣在山铜府,汤州府做出的一系列改革。
但还是火车商会修建的天京—开平铁路仍然是这一个月天京的热门话题,毕竟那轰隆隆如同中品异兽般巨大的蒸汽机响动,每时每刻从开平拉到火车商会的煤炭,铁矿,都是和百姓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大家也明白这些煤炭,铁矿经过炼制之后,会产生多大的利润。
“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周铁衣微微一笑,给了冯子宽一个眼神,冯子宽展开圣旨,宣读道,“户部侍郎梅清臣教子无方,咆哮朝廷,有碍观瞻,但念其子将功赎过,其心忧国忧民,革去户部侍郎之位,因盛世侯周铁衣举荐,朝廷实乃用人之际,贬为中央银行司长从事。”
所谓的中央银行司长从事,就是中央银行的秘书长的意思,辅佐周铁衣创立中央银行各项事务。
在刚刚最后的争论中,户部尚书石昌盛虽然同意了周铁衣办中央银行,但却以九部之法不能够轻变为由,想要将中央银行纳入户部的管理范畴。
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周铁衣当然不可能同意,甚至愿意将中央银行先以‘司级’的行政单位设立,都不愿意弄到户部里面去。
反正司级的单位,国家才设立了一个报纸司也不多一个中央银行。
而他作为平定平津渡,山铜府神孽之乱的有功之臣,自然而然地从诛神司督查院院长升任为正三品的中央银行司长。无论是从实力,能力还是功绩,如今周铁衣领三品之位都没有人觉得意外,反而觉得有些轻了。
当然对于周铁衣而言,正三品的中央银行司长那是只用印钱的活,给个正二品的户部尚书都不换。
不仅户部没有从周铁衣这里讨到好处,周铁衣还提议将户部的铸币权和部门交给中央银行,这可将石昌盛吓得不轻,连连说祖宗之法不可变之类的话。
最终大夏圣上也没有同意这点,只是同意了中央银行可以新发行‘银票’,也就是周铁衣口中的纸币。
而周铁衣经过一番据理力争之后,也同意了这点。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只要中央银行有发行纸币的权利,那么户部就算抱紧他那铜币的部门也赚不了多少钱,纸币逐渐取代铜币,甚至银元是大势所趋,到时候铸币部门只会名存实亡,顶多印一些纪念币罢了。
冯子宽宣读完圣旨之后,周铁衣笑道,“如今大夏安定与否,外敌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夏自身的‘钱’能否承担住整个改革的阵痛期,完成国有资本对民间财富的聚集,我希望梅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