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章)贵族阶层护城河 (第6/7页)
长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修路。
这投入之巨大,是张欧想像不到的。
刘胜和曹襄现在在草堂上喊得凶,还不是因为其他公卿王侯都在喊,他们是为了喊而喊,才能混入其中,蒙蔽其他人。
他们早就发现了一个秘密。
现在公卿王侯大家差距不大,可如果自己搞新经济,家族财富暴涨,而其他公卿王侯没跟上,那不就等于是他们掉队了,等于自己脱颖而出了?
这可是朝会的利益是利益,商会的利益就不是了?
所以他们早就走上了霍海的路,成了霍海的同路人。
此时站在霍海的角度,试想一下,霍海看到三路大军对着自己打过来了,其中两路大军的统帅,都是演员,已经跟自己投了。
那麽,又怎麽会感到害怕呢?
特别是曹襄,曹襄已经完全站在霍海这边了,或许曹襄不是特别聪明,但是他却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问问题。
虽然有时候他的问题有点蠢。
但有时候真有用。
曹襄在长安大街计划之后就问过霍海,如果他要修建一条从他治所附近的几个山区出来的路,需要多少钱。
当时霍海就给他算了,需要五百万左右。
按道理来说,这五百万投在这种小地方,是亏炸的。
但是,那只是按道理来说。
不久后曹襄就在刘彻那儿得知了治水计划。
当治水计划之后,就意味着,整个原渭河河道会变成通航的运河。
这一下,就变了。
因为平阳侯国之所以叫做平阳,就是因为它在平河之阳。
平河通汾河,汾河从晋国故土直通黄河!
泾渭交汇入黄河那段路本来就是通航的。
换句话说,只要渭河的运河段修成,那平阳和长安就在同一个水系了!
这也就意味着,只需要损耗四成,就能把粮食运到长安,包括平阳其他产物,全部都是损耗四成重量的粮食,就能运到长安。
只要曹襄在自己侯国修通了几条路,就能把根本不值钱的东西全部运到长安来,价格立刻翻三倍!
有这个利益在,修路的钱,只需要今年粮食产出来,就能回本,还能赚。
也就是说仅仅需要修一条路,曹襄侯国的收益就会三倍起跳,根本不知道上限再哪儿。
而与此同时,曹襄在自己侯国跟着霍海的操作办,就能赚钱,虽然赚的不如长安多,但是这能少的了?
甚至于曹襄都跟刘胜已经谈过了。
刘胜作为中山王,本来是要修一条路,走黄河水道,只是到时候过三门峡需要加大一次消耗,这样货物送到长安,勉强能赚个百分之十。
但是得知曹襄这边通水道了之后,刘胜来了灵感。
实际上曹襄要发展的话,就会在平河上修建码头,既然如此,自己中山国干嘛还要走黄河?
刘胜只需要联络一下赵王刘彭祖,在滏阳河和洺河在邯郸交汇的地方修一条路,就能完成转运。
虽然刘彭祖这个人对下面的人比较差,而且疑心病重,但刘胜毕竟是他兄弟,有钱一起赚他不愿意?
如果刘彭祖不愿意,那刘胜大不了就往滏阳河上游走一点,在那边修一条路,虽然要多修一点,但多花个半年也就回本了。
到时候还不用给赵王过路费。
当然,如果刘彭祖愿意,那就更好,因为到时候整个晋赵之地,就等于完全连通了,其实只需要三条路而已,到时候,本来一文不值的那些东西,全都可以搬来长安。
而他们这次联合,刘彻知道,刘彻一点意见都没有。
刘彻能有什麽意见?本来这几个地方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