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章)纺织工业化! (第6/8页)
长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发布会,怎麽能缺大师呢。
虽然以后的服装发布会,都是设计师上台,但第一次服装发布会,必须是纺织机器设计大师上台。
其实说是大师,这位中年人上台前还是很紧张的。
他其实就是成都的一个普通人。
制作了超级复杂的刺绣机,可以制作非常复杂的蜀绣。
但就和以前发明井渠法的工人一样,东西发明出来后,如果地方官员要脸,那工人能得到一点好处但不多,如果地方官员不要脸,那他什麽都得不到。
因为蜀地之前掌权的是文翁,是大汉几百年好官排行榜榜一大哥,所以他已经得到了超越时代的优待了。
但也就是比普通人日子好过一点。
他在长安这段时间搞研究也很自得,但今天听说要在帝国所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面前开讲,还是非常害怕的。
霍海看他一边走一边哆嗦,笑了:「咱们的机械设计大师郑泥大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科研,不怎麽和行外人交流,大家鼓励一下!」
现场响起了疯狂的掌声。
商人们特别喜欢这种搞技术的大师!因为出现一种新技术,就等于有一个商人要成为大商人了!
这种被霍大人看中的大师,未来可能会有无数个这种技术产出!
霍海开玩笑:「郑泥大师的名字还是我取的,他说他很普通,只想要一个普通的名字,我跟他说泥土也很普通,但是离开泥土,世上所有的人都会饿死。」
「请大师为我们揭开多股纺线机!」
霍海虽然给郑泥取名郑泥,但也只是因为他刚好姓郑,这纯是霍海的恶趣味罢了。
郑泥做的可是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是能同时纺八股线的纺线机。
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很低,它是刚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前夕,出现在了英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解放了劳动力,所以才成为了标志性发明。
实际上,在此之前四百年前,宋朝就有了三十二股纺线机,技术远比珍妮纺线机高级。
但……很可惜的是宋朝什麽都不缺,特别不缺人口,所以这三十二股纺线机也只是在大城市能用用,没有推广到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三十二股纺线机远比珍妮纺织机高级不知道多少,可惜在错的时间出现在了错的地点。
大宋不缺人口。
但……大汉真缺人!
大汉要重点发展建筑业和基建,两家马车疯狂跑,哪有人去搞纺织?
霍海大概把现代纺线机的思维告诉了郑泥。
郑泥做出了比郑泥纺线机比三十二股纺线机都高几个代差的东西。
主要原因还是有钢材作为材料,可以把控精细度。
郑泥纺织机,同时纺线不多,只有四股,但是珍妮纺织机出一米线的时间,郑泥纺织机能出十八米。
郑泥纺织机准确的说是四合一机器,同时有初步梳理棉花的转筒,有第一次合股棉条的合转,有第二次梳理棉花纤维方向的细梳转筒,第二次合面条的合转。
除了这两个环节。
还有把八股棉条合在一起,大大降低单位横截面棉花粗细差异的合条装置。
最后才是把棉条拉成线的纺线机!
而且,目前做到的是一次性拉出两千米长的线!
这机器运转起来需要动力,台上是壮汉在手动转。
一些人若有所思。
霍海:「来,让大家看一下你在成都的纺织机和作品。」
准确的说,在这个时代,这东西叫做多彩刺绣纺织机楼!
它可以直接在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