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大章)职业背锅人 (第6/8页)
长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宛城洛阳一带过来,反而好走一些,应该是那边的学生来的多吧?
实际上不是。
实际上因为成都先坐上了新商改的车,导致很多人直接暴富,他们都搞不清楚这股风怎麽来的,很多人都想到长安来。
于是,成都那边来了两万读书人!
目前长安七万外来读书人中来了两万。
而且这两万很多不是来当官的,是来见识新商改的。
所以这七万人中一共就有四万人读了新大学,其中成都来的占据一半。
而四万人中,已经毕业的有八千,其中成都的占据四千。
这些毕业的人中,诸如儿宽这样的在第一次大学考试中选拔过关的,其中几十个人中,也有一半是成都来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没算长安本地的。
简单来说,除了长安本地的人之外,就属成都来的读书人多。
读书人声量大,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两条合起来之后,加上文翁半退休封疆大吏的BUFF,直接让文翁成了教育界顶流。
而之所以现在文翁这麽出名,是因为文翁一把年纪了,本来还以为一入蜀就一辈子都出不来了,结果临了还费劲千辛万苦来长安,为的不是享受,为的是考察新学。
文翁在这边根据成都的情况,也搞了很多本地化的东西,政策,送回成都。
长安这边有什麽变化发展,文翁这边也是送回给成都。
实际上文翁来长安已经小一年了,这一年中,他活动很少,他带来的其他弟子和官员多在长安走动,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虽然政治上来说长安一板砖儿下去能撂倒八个比他弟子官职高的人物。
但这些人也都是贵族坐上宾。
毕竟成都是新商改很重要的环节,而他们代表的是新学改革中蜀郡一派的力量。
霍海被刘彻提醒文翁之后,豁然开朗。
这个事情,还真就需要文翁办!
就算到时候别的人生气,能怎麽办?
就算百官和贵族,见到新的考试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后,要翻脸,怎麽翻?
把文翁这个小老头弄死?
文翁无论是贤名还是学名,那都是很高的,同时他还是封疆大吏退休。
整他是什麽意思?别的封疆大吏怎麽想?
你们在长安的大官是大官,我们就给你们整?
肯定整不了。
整文翁的儿子?
你在搞笑吗,文翁二十岁入蜀,在蜀地经营了半个世纪,人家家里人在蜀郡,说一不二。
你去蜀郡整他?还是你去蜀郡挨整?
这也就是文翁是个老好人,忠心不二,换个人的话,朝廷早把这个位置的人轮换了十次八次了,哪儿可能让一个人在这儿经营半个世纪?
但就因为经营的久,就算再怎麽不刻意培养自己人,那也是满大街自己人了。
当初文翁石室建立后,学成的人,有抱负的送来长安当太学学生了。
而差一些的,留在蜀郡各地补缺了。
如今这麽多年过去,蜀郡哪个官员不是文翁的学生?
而如今,文翁没让他儿子真正的走官路,反而顺利退位让张骞接手。
历史上张骞只做了两年蜀郡扛把子,正式郡守称谓都没拿到,但是这一世张骞在这儿也干满四年马上五年了,已经顺利的从文翁哪儿接班,成了蜀郡郡守。
但如果有外来人要整文翁家里人,张骞不出力帮忙的话,还能服众麽?不说张骞,任何人不保护文翁的家里人,那都没法服众。
所以,无论是怎麽办,都没人拿文翁有办法。
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