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销售的一般国货要好一些。
于是最后,宁卫民根本就没批给其他的个体户们,统统发给了罗广亮的人。
在秀水街以剪标货的名义,按四十八元外汇券一条的价钱出手,非常顺利地全卖给那些外国人了。
无论是缝纫社、宁卫民还是罗广亮的人,都从中赚到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这样一来,宁卫民就忍不住跟李主任和边大妈正式商议起扩大生产规模,引进生产设备的事儿了。
他还真打算就此正式开练,要制造属于自己的服装了。
不为别的啊,主要是干这个,他优势太多了,太有便利条件了。
现在不善加利用,那过期可就作废了。
说句实话,眼下的服装市场是极为暴利的市场。
任何行业也没服装业在当下的造富能力强,这就是大势所趋。
要不为什么,国内第一批有钱的个体户,几乎都是靠练服装摊儿造就出来的呢。
甚至宁卫民都想好了一个可以碰瓷国际名牌企业,便于忽悠国内同胞的牌子——花花公子。
要知道,在上辈子,宁卫民自己就没少上这种假洋货的当。
什么花花公子、梦特娇、法国鳄鱼、美国骆驼、各种老人头、各种华伦天奴……
这些服装品牌卖的都是国际大牌的高价。
但质量却比路边摊上的三无商品强不了多少,实在坑人坑到家了。
直到后来,宁卫民才逐渐搞清楚,这些牌子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国际大牌。
几乎都是本土化山寨的玩意,不少压根就是杜撰出来的,获得授权的贴牌厂家都很少。
可问题是偏偏国人还就吃这套。
好像越是这种本土制造,名字好记的洋牌货,就越容易招人去买。
只要商家肯打个狠折,保准有会一大帮晕头转向的人,认为便宜在眼前,踊跃掏钱的。
所以宁卫民为了更高效地把自己的服装卖出去,卖个好价钱,眼下也决定要这么干了。
他相信只要是成年男人,哪怕是第一次听说,都会对“花花公子”这个品牌过耳不忘的。
因为这个词儿才富有想象力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系列发散思维。
如果对国外有一些了解的人更好。
那他自己就会不自觉联想到闻名遐迩的“花花公子”杂志上去。
不过宁卫民和其他靠山寨发财的人,还有个很关键的区别。
那就是他做事更稳妥,更有远见,手尾更干净,更不容易让人抓到他法律上的痛脚。
他可不会直接图省事,直接去使用花花公子的商标。
而是为了法律上的绝对安全,决定要去注册一个正式商标,仅仅做到似是而非的地步。
比如用OK手势代替了小兔的头像。
比如用“partyboy”代替“playboy”。
反正国内还很闭塞,对国际品牌的识别能力不强,这样既不一样,又容易混淆,已经足够用了。
恐怕日后就是休·海夫纳本人亲自来共和国告他,也没用。
并且也不排除一种可能。
他的“花花公子”,在日后对于国人来说,反倒会比正牌儿的“花花公子”还要知名呢。
这种事儿可不是没有过。
奥利奥饼干不就是山寨货,靠抄袭盖过了正品的“Hydrox”饼干吗?
那么也许,到时候他就会把这个牌子,以高价转卖给真正的“花花公子”集团。
生意嘛,总是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一步超前,也许就会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就这样,摇身一变,宁卫民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