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清香与肉肠融合在一起。
为答谢人情,“张大勺”送了宁卫民和乔万林一人两斤松肠。
他们食之如天上珍馐。
就连康术德尝了宁卫民带回去的都说好,认为是人间难得的至味。
这样的手段又岂能让人不服啊?
很快宁卫民更是吃惊的得知,“张大勺”还凭借这批肉肠为“北极熊”立了大功,帮了厂里的大忙。
敢情这事起因都在“北极熊”的公事上了。
厂里想要增加生产车间,买更先进的冷饮设备,就需要不菲的外汇额度。
偏偏“北极熊”的申请与兄弟单位义利食品厂的外汇申请撞了车。
那上头只能批一个,另一个就只能委屈点用国产设备。
于是两个厂就开始了公关的角逐。
私下送送礼,拉拉关系,当然免不了,可难也就难在这儿了。
礼重了,上级怕担责不敢收。
兴许还会认为底下搞不正之风,妄图腐蚀领导。
可礼轻了呢,又有点拿不出手。
底下人也担心会不会让上级心里怪罪。
而且送谁多,送谁少,也是很讲究的,弄不好就要开罪人。
所以“北极熊”的厂长简直愁坏了。
多亏有“张大勺”主动请缨,出了这么个好主意,他才有了这批松肠去送人。
不用说啊,这玩意送礼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外面买不到,还是肉制品,既显得有情有义,价值也恰到好处。
关键是味道绝伦啊,就没有人吃过之后不说好的。
以至于不少品尝过的领导都主动打来电话,想再要一些。
甚至还有无意中沾了点光,品尝过后慕名而来的人。
为此“张大勺”不得不又再次劳作了几天,熏制了一批出来替厂子送人情。
幸好松枝倒是管够。
就这样,“北极熊”最终如愿以偿的添加了生产线,而义利厂就只能看着眼红了。
“北极熊”连厂里的宣传口号都改了,现在厂里宣传的方向,是产值向亿元大关冲刺。
这不能不说,“张大勺”自制的松肠就是“北极熊”的公关神器啊。
义利厂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其实是败在了一个厨子的手下。
然而最绝的是,作为一名厨师,“张大勺”并不仅仅只会动手,他还会动口呢。
每当做完菜之后落座的一刻起,“张大勺”的魅力可不会就此消失,反倒会加倍的增加。
因为老爷子对饮食文化体会至深,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对各地的名厨名馆了如指掌,对美味佳肴品评头头是道。
对于各种名菜的由来和历史渊源,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这些肚子里的真东西,的确能让人听了长学问,长见识。
甚至连人生的哲理,这老头都能借助食物,用逗闷子的俏皮话给点出来。
比方说油条,他就会说,不受煎熬,就不会成熟。总受煎熬,会成为老油条。
馒头呢?
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就变得空虚。
面条?
想成功,总得靠人拉你一把。
饺子?
脸皮太厚就不是好东西。
汽水?
得多镇镇,到时候了,总归有让你冒泡的时侯。
蒸螃蟹?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豆腐?
关键阶段,需要点化。
窝头?
做人还是留个心眼好……
说真的,这些调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