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改主意暗助英雄 (第3/3页)
风流二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缀画小说babelo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那个空间还有其他关于盐业的前车之鉴么?说出来让我警惕警惕。”
“这……”周不宣想了想,“只要暂时别在大肥肉头上动刀子,基本不会翻车。”
百里钊:“?”
又听到一个新词,琢磨片刻,再结合她后面说的话,便明白了。
周不宣说的是清朝时期盐商的衰落。
作为国家重要的税源创造者,异世两淮盐商维系着中央政府在整个东南地区的统治根基,但朝廷也在时刻盯紧这块“大肥肉”。
清代乾隆以后,中央政府开始逐步加重两淮盐商的正杂课税,并以赈灾、助饷、捐输、报效等各种名义要求盐商出资捐款。
加之基层官员巧立名目,不断对盐商进行勒索,导致盐价上涨,私盐泛滥,纲盐滞销,财源枯竭,使得原有的盐政濒于崩溃边缘~~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重税、摊派、勒索等,导致盐价高昂。
因各销盐区情况不一,课税不一,盐价不一,就出现了往来于各销盐区之间的食盐倒卖情况。
他们以此赚取差价,使私盐泛滥成灾。
私盐无税收,成本低,售价更是低于官盐。私盐一旦泛滥,官盐便销售不畅;官盐一旦滞销,盐商便不肯继续经营,甚至困顿倒闭。
盐商不肯运销,朝廷额定的盐引便因积压而直接影响国家财政。
听到这里,百里钊轻哼一声:“都是王朝走向末路的征兆。”
周不宣心道即便是鼎盛时期,又有几个不压榨百姓的真清官?越在基层,离百姓越近,越容易动手。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廉洁”这个词就像诞生出来的笑话。
没有最缺德,只有更缺德。这才是贪官与奸商的真实写照。
生受崇敬、死备哀荣的好官凤毛麟角,财德兼具之良商亦如金匿群沙,即便有,也被打压埋没。
但她没把这些话说出来,毕竟百里钊和所有政权一样,默许替她跑腿卖命之人在一定范围内的小奸小贪~~人心如此,你不默许,谁愿只因生命威胁而真正尽全力呢。
两人边走边聊,谁也没想到,开凿运盐河的事,会与熙众津~~那只上古凶兽~~饕餮有关系。